节日档案馆 > 文化传统 > 传统节气

春分节气含义

春分的含义

春分,是春季的第三个节气。每年公历3月20日左右交节。此时太阳到达黄经0°,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由于春分点居于卯初的位置,相当于传统划分的四象中的少阳,故得名“春分”。春分在中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春节过后的几天,在残留的杂乱的爆竹声的掺杂下,春的氛围是越来越浓厚了。喜悦的神态和心情,那种向上的气息,显现的明明白白。

春分时节,经过了严酷的寒冬,沉寂的大地苏醒了,万物复苏,世间一片生机。人们纷纷脱去厚重的棉衣,穿上轻便的春装,走出家门,来到公园、田野、山郊,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享受春的美好。

春分的气候特点是天气温暖、阳光明媚。在这时节,中国民间有很多传统风俗,十分讲究。比如,春祭:二月春分日祭太乙神(主管农业的神),吃春饼;吃汤圆:煮汤圆,并且将第一碗汤圆先端给“诸事大吉”的老人吃;吃小葱烧豆腐;放风筝:放风筝为清明节习俗;斗蛋:鸡蛋头碰头互相顶;竖蛋: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鸡蛋竖起来;送春牛图: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印上农夫耕田图样(俗名称其“春牛图”),在田野里盖然赠送;帖宜春字画:春天到了,给门壁上张贴宜春字画,这些春画一般采用含有“九”“三”等吉祥数的文字与桃、梨、花香花神等组合在一起等等习俗活动。

还有气死猫的最佳时刻。“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著名诗句。选择在春分这一天去踏青的人们也要注意天气变化,记得随时带上雨具,防止被雨淋湿。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中国古代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则处于各季的中间。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差值均在许可范围内),民间认为重逢甲子不容易, 很多人会把夫妻会在春分节气离婚挂在嘴边, 故有“春分秋分, 昼夜平分;夫妻和睦, 不可失分”之说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 可见古人在节气的划分上已相当精确了。“分”就是一半的意思。“春分”则含有两种意思,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立夏为孟、仲(正、二)月之始;立秋、立冬为季、末(三、六)月之始。兼取阴阳平分之意。

由于每年公历3月20日左右交节,春分日便从二十四节气的九个节气中独立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节气了.

古代划分二至四至的起因:因为斗转星移,春季半年中各星辰的天象变化明显,阴阳二气自然变化也大。古人云:“天人合一”,为了“顺天应人”,古代的天文学家们便把天文方位与人间事物结合起来制定历法规则。天文方位是阴阳五行方位的一种体现。由于阳历中春夏秋冬四季是以太阳直射赤道(0°)的时间来划分的,而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范围正是四季变化最为明显的地方,因此古人将这个季节划分阴阳二半最为准确. 因为古代人认为日中有阳也有阴,所以日中有阳鸟(凤凰)也有阴鸟(乌鸦).而阴阳二鸟分开的地方就是二至二分. 由于二至二分是四季的阴阳变化最为明显的时候,因此人们多在此时来祭祀天地神灵,以求风调雨顺. 而古代帝王为了顺应天意也多在此时祭祀天地山川之神灵. 由于古人将正月初九定为玉帝诞辰日(上界清华节),为确保万民能够及时的把玉春分的含义

春分,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3月20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0度(春分点)时开始。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面,昼夜平分,于是得名“春分”。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日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春分时,从理论上说,全球昼夜等长(参见晨昏蒙影)。春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各地夜渐长昼渐短。

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中国古代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则处于各季的中间。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忽略晨昏蒙影的话),而各纬度“昼长夜短”的天数却是相反的。春分时,北半球开始太阳直射赤道并逐渐向赤道以北移动,南半球开始太阳逐渐向赤道以南移动。春分的天文意义:南北半球的春季开始。

中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

春分在中国古历中的记载为:“春分前三日日夜准平分,夹乙不偏。”春分在中国历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处于每年公历3月20日左右。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日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中国古代传统的四季划分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春分”为界线。中国传统上以农历的立春节气作为新年的开始,而二十四节气又以立春作为一年的开始。春季一般自立春至立夏结束。在气候学上,以5天平均气温为界限,把10℃以下称为冬季,10℃至22℃称为春季。在北半球3月下旬到4月下旬这段时间内,作为春季的开始,气温会普遍回升。随着气温的回升,日照时间的增加,生物在这个时期新开始活跃起来。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这个节气的名称很富有诗意。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大好的春耕时节。所以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说法。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