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档案馆 > 文化传统 > 传统节气

立春节气的传统习俗探究

立春节气的传统习俗探究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时为立春。现行是依据太阳黄经度数定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于每年公历2月3-5日交节。干支纪元,以寅月为春正、立春为岁首,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在传统观念中,立春有吉祥的涵义。

中国古代有迎春之仪。礼记·月令载:“先立春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斋。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反,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后世一般于立春前一日有迎春之仪;而近代迎春活动更提前到立春前一日午后,皆盛装出迎京师岁时记:“立春日人家皆祭春神,宜翦柳条挂户前以迎春。”

在传统农耕社会,古人认为春季很多生物开始萌动,呈现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作为岁首,春季在很多东亚国家都相当受到重视。其所附予的意义,一般说来包含了希望和期待。

一、迎春

为了迎春,先在县城郊区选择一片风水好地,搭起“春棚”准备迎春。春棚一般搭在交通要道,便于集中人群的地方。四周插上彩旗。迎春活动是在立春当天举行,具体时间以历书表为准,有时在当日辰时过半,有时是辰时开始交节那一刻过半时开始;过几分钟后,接春队伍开始行进。前拥后挤的队伍伴随着礼炮声向迎接的人群走去,直至拥入人群的怀抱。人们争先恐后地怀抱大红公鸡,让接春人给换上含有红绒丝线扎着“鸡冠”的帽子,以此抢得生机的先机。更有意思的是:人们让接春人拥抱一下,把“福音”传递给“怀春”的人。

二、吃春饼

吃春饼是中国一种古老风俗,吃“春饼”是人们对“五谷丰登”万物更新后的庆祝。“是年立春日,五谷皆入仓”,仓为库藏,礼记·月令载:“命有司发仓廪赐贫民。”可见先秦从官仓出贷救济贫民之俗。既然正月初一已预兆丰年可贺(福王维克家信云:“会朝四县走看田”(四县指同州四个附郭县),那么立春节庆丰收之俗当更为合理了。而春天又是各种农作物生长、农业复耕之季(明王象晋群芳谱·谷谱载:“四时有信(息),随时皆可种植。”故当获得丰收之后才能摘取一些煮食,“烧炭要冬天”(卖炭翁云),春天才可摘食烧炭;正如春天才能尝到冬贮佳果一样(此意和四时为宜果蔬说略同),故有吃“春饼”以庆贺万物更新之俗。

三、打春牛

打春牛意在策励农耕。明礼部志稿载:“周礼‘太宰’‘中’日:‘以牛赐人者帅县鼓为之’明春也。礼记·月令云:‘是月也。’天子居青阳门之端(大明门),而七十二雀人逐斗而鸣;又高作土牛以示农耕之早晚。王维基云:‘是月也。’田唆鸣鼓而聚男男女女于观田之中……”。打春牛之俗当源此。事物记原:“周秉权释礼……每岁季春(立春前一日),里中巫觋云集(百二十家为一里),赛神诞以祈丰收(祷祝田唆)。”又清通典载:“唐初每年惊蛰京师内城民坊竞打泥鸟张贴于墙,以僻寒蛰毒气……后百步一大泥塑偶人持鞭捶击之以惊蛰为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