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档案馆 > 文化传统 > 丧葬风俗

丧葬有什么讲究

丧葬有什么讲究

丧葬是指,人死后通过运送尸体(后演变成棺木)落叶归根,祭祀后世子孙(礼生会念经文或道表等)的一种仪式。中华民族传统的丧葬仪式复杂而隆重,大致分为停尸仪式、悼念仪式、葬礼仪式、守孝习俗以及其他习俗。以下就我国几种主要丧葬仪式的基本讲究作一简要介绍。

一、停尸仪式

停尸仪式是丧葬仪式的第一步。当病人病情危急时,立刻派人至故居地迎取族中长辈或端公主持停尸仪式。停尸仪式就地举行,孝男孝女跪于灵床两侧,长辈或端公即向亡人“开导”:“大去之期已至,务请提起十二分精神,飘然而去”。于是,取下吊在灵床前的竹筛,从窗棂上扯下一把青丝、白线,连同“落气钱”塞进亡人口内,同时对亡人说道:“好好在亡路上走,切莫回头望家乡”。停尸仪式结束后,即着手准备棺材、寿衣等。

二、悼念仪式

在确定亡人“落气”(逝世)之后和“入殓”(入棺)之前这段时间里所举行的悼念活动及其礼仪称为“悼念仪式”。它包括“复”(招魂)、“铭旌”(铭书死者姓名和有关死者的一些功德等的旗帜)、“沐浴更衣”、“整容”、“送魂”等内容。

三、葬礼仪式

葬礼仪式是整个丧葬仪式的最后部分,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包括备棺、起柩、铭幡、沐浴更衣、整容、送葬等内容。

四、守孝习俗

守孝是生者对亡者生前就有的思、念、行的一种表现形式。传说是由儿子“守孝”尽孝。“守孝”尽孝期限各地有所不同,有三年、有百日、有三年再加百日同时还有三年再加三年。守孝期间有很多禁忌,如三年内不能贴春联、不能参加红白喜事等。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守孝”尽孝的期限也大为缩短。

五、其他习俗

除上述几种主要的丧葬习俗外,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存在着一些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丧葬习俗。这些民族习俗的存在大大丰富了我国丧葬文化的内容。例如:人死后要在家中停放一段时间才下葬;亲人亡故后要戴孝三年;人死后要唱“丧歌”;人死后要送“纸钱”等等。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