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档案馆 > 文化传统 > 婚礼仪式

古代婚姻礼仪中的六礼是哪几个礼仪

古代婚姻礼仪中的六礼

古代的婚姻礼仪繁琐而隆重,从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到亲迎合称为六礼。

六礼源于周代,经历代沿袭,千百年来,虽然一些形式和名称有些许变动,但大体都遵循此礼,在其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变化。直到近代,仍有沿用,不过在某些程序上有了简化。如今我们从相识到结婚大致会经历这样的过程:介绍人-——见面———定亲———喜事。

纳采:即男方欲与女方结亲,请媒人去往女方家提亲,若女方有意,则男方派媒人正式向女家提出缔结婚姻的请求。“纳采”的前提是“提亲”,男方欲与女方结亲,须由媒妁之言,然后征求父母的同意,再由男方备礼物正式向女家提出缔结婚姻的请求。因为“提亲”这个程序非常重要,所以就演变成了“过大礼”的习俗。

问名:即男方遣媒人到女家询问女方姓名和生辰八字,以准备合婚仪式。古时俗称问名之礼为“纳吉”。这项礼仪内容非常简单,男方托媒人到女方家中询问待字闺中的女孩的姓名和出生年月日时,便于男方进行合婚。合婚就是通过占卜推算出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及命相状况,看双方的八字是否和谐,命相是否相配等等。这种婚姻习俗至今在有些地方依然保留着,并且演化成了现代化的男女双方家庭对婚前礼仪的协商过程。

纳吉:是问名之后,男方将占卜合婚的好消息通知女方,确定双方生辰八字没有相克的情况下的婚姻意向。六礼中第三礼。受男方纳币礼后,女方家长宴请媒人和亲友吃鸡鸭招待,这就是吃鸡鸭酒。当今社会虽然没有这种习俗了,但是媒人会把这个喜讯告知双方父母及亲戚,让双方都明白双方家庭的意向。喜讯传达之后即算订婚了。此阶段中双方父母亲戚见面认识一下,谈谈各自家族的习俗与意向并取得一致意见;双方商谈聘金、嫁妆、婚期等相关事宜;双方协商后即准备婚礼。

纳征:也称纳成、纳币。即男方向女方送聘礼。礼记·昏义说:“纳征者,纳聘财也。征,成也。”送完聘礼后婚约便算正式成立了。

请期:俗称送日头或称提日。即由男方决定结婚日期并告知女方。古人认为男以属象为阳,女以属相为阴,根据阴差阳断的原理及女方的行嫁月(即大利月)来最终决定行期(即婚期)。求得婚期后由男方请人择定日期送到女家征求意见这一礼俗就是请期(送日头)。如今在很多地方依然还保存着这一习俗。

亲迎:俗称迎亲。六礼中最后一道程序。新婿亲往女家迎娶新娘。诗经·大雅·大明:“大邦有子,天之妹,女定阙祥,亲迎于渭。”如今我们所说的迎亲就是亲迎这一程序了。

婚典前一天男方送催妆饼及花馍到女方家中告知女方花轿已发来请新娘前去梳妆打扮;女方请两个儿女双全的妇女帮忙梳妆打扮;新郎亲自去迎接新娘并拜祭岳父母家祖先;新娘在家中拜祭父母及舅舅舅妈等亲人;拜毕新人携带礼品花馍等乘车轿回男家;路上遇到有点威武的三个人各持弓箭挡道讨喜钱叫拦轿门;花轿到男家门口男家放炮并请乐队奏乐;男家主妇手捧斗米斗面放在马鞍上迎接花轿入门意为镇宅旺家;新郎新娘喝过拦门酒后拜过天地父母进入洞房;男家人端上熟肉请新郎新娘吃(俗称下车面);当晚男女方亲戚及街坊邻里杀猪宰羊前来贺喜并在新人房间坐夜说合;男家设宴盛情款待前来贺喜的亲戚朋友;第二天一早新娘要早起给婆婆梳头意为婆婆是家里的官;第三天新郎新娘回娘家省亲(回门);娘家要设宴盛情款待并留新人在娘家住至少三日然后夫妻双双回到自己的小家开始甜蜜的新婚生活了!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