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档案馆 > 文化传统 > 传统节气

二十四节气农事活动及风俗

二十四节气农事活动及风俗

一、立春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时为立春。现行是依据太阳黄经度数定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于每年公历2月3-5日交节。干支纪元,以寅月为春正、立春为岁首,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在传统观念中,立春有吉祥的涵义。立春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在自然界,立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时至立春,在我国的北回归线(黄赤交角)及其以南一带,可明显感觉到早春的气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节律不一,“立春”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入春天的前奏,万物尚未复苏,还处于万物闭藏的冬天。

二、雨水

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变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已经不远了。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公历2月18日至20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时节,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在农耕文化中,雨水节气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很大的影响。

三、惊蛰

惊蛰,古称“启蛰”,它的到来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其名称源自自然物候现象——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昆虫萌动,万物开始有了生机。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所谓“春雷惊百虫”,是指惊蛰时节,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惊蛰节气正处乍寒乍暖之际,“冷惊蛰,暖春分”是我国部分地区的谚语。惊蛰节气的习俗主要有打小人、吃宜忌食物等。

四、春分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为春季九十天的中点。大约每年3月20日左右。“春分”在天文学上有重要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自这天起气候进入梨花落后雨纷纷的梅雨季节。春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进入明媚的春天,在辽阔的大地上,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

五、清明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来锻炼身体。清明节这个节日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六、谷雨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谷雨指雨水滋润谷物有喜意多下乃滋禾稼于宋时又有熏花习俗:谷雨日留客骑马听莺其歌俗或趁此时送时新花栽取兆子速种禾宜此日点击这里可以查看谷雨习俗专题谷雨断霜枷桀尽看似一个简单不过的时令顺序但通过仔细阅读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在此时应做的事如祭祀关心农作物等另外点击这里可以查看谷雨相关的诗词了解更多古人是如何在这一天通过诗词表达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七、立夏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每年5月5日或6日视太阳到达黄经45°时为立夏。“斗指东南维为立夏——此时二十节气已过十二分之一立夏气温渐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万物生长旺季故有“多插立夏秧活活胀死老母鸭”的农谚谨请诸君继续加强抗旱保苗的工作提高午季收成。”立夏习俗:吃蛋斗蛋秤人吃笋子等

八、小满

小满二十四节气农事活动及风俗

一、立春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时为立春。现行是依据太阳黄经度数定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于每年公历2月3-5日交节。干支纪元,以寅月为春正、立春为岁首,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在传统观念中,立春有吉祥的涵义。

立春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在自然界,立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时至立春,在我国的北回归线(黄赤交角)及其以南一带,可明显感觉到早春的气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节律不一,“立春”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入春天的前奏,万物尚未复苏,还处于万物闭藏的冬天。

二、雨水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二个节气,为春季的第二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330°时交节。一般在每年公历2月18-20日交节。雨水,意为天气回暖,降雨较之前有增多。雨水时节,全国大部分地区严寒多雪的天气已过,而大地也逐渐回暖。第一场春雨开始于2月末或3月初。“春雨贵如油”“润物细无声”,对人畜和农作物起到一定的滋润作用。

三、惊蛰

惊蛰,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斗指丁位,为干支纪年癸巳年的第五个节气。于公历3月05-07日交节。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惊蛰时节,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在二十四节气之中,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惊蛰的主要生产活动为春灌、施肥、除草等。

四、春分

春分,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春季第四个节气。斗指壬位(正东方向),太阳黄经达0°,于每年公历3月19~22日交节。春分在天文学上有它特定的意义。在北半球来讲,春分日太阳在黄赤交角点上。北极圈以北,此刻昼夜几乎同长。春分日过后,北极点附近昼弧的长度继续由长变短,夜弧则开始变长。气温迅速回升。

五、清明

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在冬至后的105天(就是4月5日前后)。它与立夏、立秋、冬至同为农业生产的四季之节候。清明节的习俗丰富有趣,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踏青等风俗外,还有荡秋千、蹴鞠、射柳、插柳、植树、蚕豆等户外活动。

六、谷雨

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谷雨断霜前谷雨断霜不齐黄稻赶前不赶后谷雨是旺汛前期的象征在“谷雨”到来之前气温基本保持稳定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差距不超过5℃即这期间也是青岛人寻游挖野菜的最佳时期。”北方人喜欢吃面食春季要作“踏青运动”;而青岛人的特色饮食习惯除了海产还有北方“少见”的山珍:竹笋(崂山笋)、薇菜(崂山薇菜)、海蛎子(牡蛎),凉拌野菜是很多青岛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

七、立夏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每年公历5月05日或06日视太阳到达黄经45°时为立夏。“斗指东南维为立夏——此时季节变化明显。”一般在每年公历5月05日或06日交立夏之季表示告别春天天气渐转暖花开日渐长夏日初始农事也渐忙了农谚中有一句“春争日夏争时”是说夏日初来早春作物在夏日虽非时至却也争先恐后生长所以立夏过后大抵农作物进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