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档案馆 > 文化传统

中国饮食文化分为哪四个发展阶段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阶段

中国的饮食文化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是“果腹阶段”。这个阶段是人类从动物分化出来之后,为填饱肚子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人们主要是生食一些野兽的肉、鱼类、螺类、蛤蜊以及一些昆虫等;植物主要是野谷和各种果类。

第二是“滋味阶段”。这个阶段人们主要讲究的是如何能把主食做得美味可口或用一些“下饭”的菜来提高饭菜的滋味。不过那时,人们还不会制作和使用调味品,后来无意中发现一些野兽吃剩下的动物骨骼或者盐岩上长出一些盐菌,把它们放在菜里会使菜的味道变得鲜美可口。这个阶段已经很接近现代饮食文化了,人们把吃饭的主要目的定位于品味饭菜的美味。

第三是“营养摄取阶段”。这一阶段的人们对于饮食的要求是科学饮食了。人们不单纯地追求饭菜的美味,而开始讲究摄取饭菜的营养,因此就出现了“药膳”“食疗”等讲究饭菜补益的内容。人们把吃饭当成了吸取营养、调理脏腑的重要方法,而不仅仅是解渴充饥了。这个阶段是饮食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

第四是“艺术审美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人们把饮食当成一种艺术享受了。人们追求饮食的美感,享受饮食带来的各种心理感受。人们根据各地的饮食特点创作出许多有关饮食的美诗、美文、绘画、音乐等艺术作品。此外还把饮食和节令联系起来,使饮食具有了时间上的节奏感;把饮食和婚丧礼教联系起来,使饮食成了社会文明的象征;把饮食和文学艺术联系起来,使饮食具有了空间上的美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把饮食当成了艺术审美活动了。

中国饮食文化的四个发展阶段是相互交织的,后一个阶段是在前一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四个发展阶段贯穿了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的整个过程,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